米兰手机公司官网下载
PRODUCT DISPLAY
技術支持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支持 >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技術規範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技術規範

  • 發布日期:2020-01-13      瀏覽次數:1127
    •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yi) 技術規範一、功能特點

      大功率FSK電力載波通訊方式,理論通訊距離滿足任意的台區供電範圍。

      特殊的脈衝(chong) 電流發射及檢測方式,保證不會(hui) 因共高壓的臨(lin) 近台區會(hui) 發生串信號的錯誤。

      快速、方便的台區識別功能,分機發起,測試時間不超過6秒鍾,結果準確率100%;結果顯示內(nei) 容描述簡單、清晰、明確,顯示內(nei) 容包括被測用戶所在的米兰手机下载台區編號及被測電表所在的相別(A相、B相、C相)情況,顯示結果直觀。

      分支識別功能,準確判別被測用戶所在台區供電線路的分支,單台主機可以同時檢測3個(ge) 分支,多台主機同時工作可擴展至18個(ge) 分支。

      具備台變互測功能,多台主機同時工作,可準確判定各被測試變台的獨立性,有無電氣連接關(guan) 係。

      具備零火線判別功能,可以顯示零火線接線是否正確,有無反接。

      具備相序判別功能,可判別ABC各相的相序是“正相序”還是“逆相序”。

      電流檢測采用柔性鉗(可選配50A鉗表、100A鉗表、250A鉗表和500A鉗表)。

      多種工作模式任意選擇,組合方便,設置靈活;具有獨立的電力載波、獨立的電流脈衝(chong) 發送和電力載波與(yu) 電流脈衝(chong) 綜合方式等多種通訊方式。

      多機工作模式,儀(yi) 器不分主、分機,每台設備都可以設置為(wei) 主機或分機;支持一主多分、多主一分、多主多分三種模式,方便用戶使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測量三相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數、頻率、總功率等多種電參量,可做為(wei) 電參量測試儀(yi) 使用。

      儀(yi) 器能顯示出電壓缺相的情況,自動在液晶屏給出提示。

      低壓電網電能質量分析。儀(yi) 器可對三相電壓2-51次諧波、三相電流2-51次諧波進行精密測量,同時還可以測量各相電壓、電流的總諧波失真度。

      矢量圖顯示功能。儀(yi) 器可將三相電壓、三相電流的矢量關(guan) 係圖顯示出來,方便檢查低壓用戶計量裝置的錯接線情況。

      簡單的示波器功能。儀(yi) 器可以將三相電壓、三相電流的實際波形圖顯示出來,使用者可對被測用戶的波形情況一目了然。

      儀(yi) 器具備自檢功能,對因過壓、衝(chong) 擊等原因導致部器件損壞情況出現時,儀(yi) 器要對故障部分進行診斷並正確提示。

      儀(yi) 器具備零火線自動識別功能,分機在進行台區或分支測試時,會(hui) 自動識別零火線是否接對,並在屏幕上加以提示

      采用大屏幕真彩色全透液晶屏,陽光下依然清晰。中文及圖形化顯示,界麵友好,顯示直觀,操作簡單。

      導電矽膠按鍵操作模式,設計合理、操作簡便,其壽命長、靈敏度高,避免了觸摸屏方式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發生故障導致無法操作,或操作靈敏度差而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

      儀(yi) 器可將台區歸屬測試結果以記錄的形式保存下來,包括:測試日期、測試時間、台變編號、電表編號、所屬相別。

      測試記錄可以通過U盤等移動存儲(chu) 設備拷貝到後台管理計算機,進行集中管理,能對數據記錄進行分類統計,便於(yu) 營銷部門真實掌握各戶的台區歸屬、相別歸屬、分支歸屬等信息;正確統計負荷分配情況、線損率等信息。

      為(wei) 了保障操作的安全性,儀(yi) 器具備多重保護。電源回路具備獨立且可快速更換的保護元件。設備應用中當接線時誤接入線電壓後,儀(yi) 器確保無損壞並對誤接線情況進行提示,並且儀(yi) 器不能執行測試操作。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yi) 技術規範二、技術指標

      1、台區測試部分

      通訊方式:特種負荷信號傳(chuan) 輸,距離:≥5km

      電流測試距離:≥5km

      識別周期:≤6秒

      測試成功率:100%

      分支識別數量:單主機3路(多主機方式可擴展18路)

      鉗型電流互感器:750A/1500A柔性電流鉗

                      50mm卡鉗(50A/100A/250A/500A)(選配)

      2、電參量測量部分

      電壓:±0.2%                            電流:±0.5%

      功率:±0.5%                            頻率:±0.02Hz

      相位:±0.2°

      3、電能質量部分

      電壓諧波測量次數:2-51

      電流諧波測量次數:2-51

      諧波電壓含有率測量誤差:≤0.1%

      諧波電流含有率測量誤差:≤0.2%

      4、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溫度:-30℃~60℃

      工作環境濕度:≤95%RH

      工作電壓:AC220V±10%

      5、絕緣

      ⑴、電壓、電流輸入端對機殼的絕緣電阻≥100MΩ。

       ⑵、工作電源輸入端對外殼之間承受工頻1.5KV(有效值),曆時1分鍾實驗。

      6、重量

      重量:1Kg

      7、單機體(ti) 積

      體(ti) 積:25cm×16cm×6cm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yi) 技術規範三、結構外觀

      1、外型尺寸及麵板布置

      儀(yi) 器外形正視如圖一:

      儀(yi) 器上方是液晶顯示器,下方是按鍵區,頂端為(wei) 接線部分,包括:電壓輸入端子UA、UB、UC、UN;鉗形電流互感器接口(A相鉗、B相鉗、C相鉗);保險座。

      打開支架後右側(ce) 下部為(wei) 其他接口部分,包括:232串行口(用於(yu) 上傳(chuan) 保存的數據至計算機);充電器接口為(wei) 預留口(本機不帶電池),用於(yu) 連接充電器;USB接口,通過U盤,可將儀(yi) 器內(nei) 存儲(chu) 的數據文件拷貝到電腦。側(ce) 麵圖見左側(ce) 圖二。

       

      儀(yi) 器的外包裝及配件箱尺寸,如圖三所示:

      2、鍵盤操作

       

      鍵盤共有30個(ge) 鍵,分別為(wei) :存儲(chu) 、查詢、設置、切換、↑、↓、←、→、Ã、退出、自檢、幫助、數字1、數字2(ABC)、數字3(DEF)、數字4(GHI)、數字5(JKL)、數字6(MNO)、數字7(PQRS)、數字8(TUV)、數字9(WXYZ)、數字0、小數點、#、輔助功能建F1、F2、F3、F4、F5。

      各鍵功能如下:

      ↑、↓、←、→鍵:光標移動鍵;在主菜單中用來移動光標,使其指向某個(ge) 功能菜單,按確認鍵即可進入相應的功能;在參數設置功能屏下上下鍵用來切換當前選項,左右鍵改變數值。

      Ã鍵:確認鍵;在主菜單下,按此鍵顯示菜單子目錄,在子目錄下,按下此鍵即進入被選中的功能,另外,在輸入某些參數時,開始輸入和結束輸入。

      退出鍵:返回鍵,非參數輸入狀態時,按下此鍵均直接返回到主菜單。

      存儲(chu) 鍵:用來將測試結果存儲(chu) 為(wei) 記錄的形式。

      查詢鍵:用來瀏覽已存儲(chu) 的記錄內(nei) 容。

      設置鍵:在主菜單按下此鍵,直接進入參數設置屏。

      切換鍵:出廠調試時生產(chan) 廠家使用,用戶不需用到此鍵。

      自檢鍵:出廠調試時生產(chan) 廠家使用,用戶不需用到此鍵。

      幫助鍵:用來顯示幫助信息。

      數字(字符)鍵:用來進行參數設置的輸入(可輸入數字或字符)。

      小數點鍵:用來在設置參數時輸入小數點。

      #鍵:保留功能,暫不用。

      F1、F2、F3、F4、F5:其中F1在台區識別、分支識別、台變互測功能中做為(wei) 發起方開始測試的確認鍵;在電測矢量、波形顯示、頻譜分析功能中做為(wei) 鎖定功能鍵(測試數據鎖定為(wei) 當前值,便於(yu) 用戶觀察);F2在電測矢量、波形顯示、頻譜分析功能中做為(wei) 解除鎖定功能鍵;其它鍵為(wei) 保留功能鍵,暫無用。

      3、液晶界麵

      液晶顯示界麵主要有九屏,包括主菜單、八個(ge) 功能界麵,顯示內(nei) 容豐(feng) 富。

      主菜單界麵

      當開機後顯示圖四所示的主菜單界麵。屏幕頂端一行顯示狀態參量,包括:程序版本號、設備編號、當前日期時間、主分機設置類型。中部為(wei) 功能菜單選項,共八項,包括:參數設置、台區識別、分支識別、台變互測、電測矢量、波形顯示、頻譜分析、曆史數據。通過↑、↓、←、→鍵進行選擇,按確定鍵進入相應功能界麵;屏幕下方為(wei) 提示欄,為(wei) 用戶進行簡單的操作提示,方便用戶正確操作。

      (2)參數設置界麵

      如圖五所示:參數設置界麵用於(yu) 調整試驗前所需要確定的數據。包括:工作模式、主機編號、鉗表選擇、通信強度、脈衝(chong) 靈敏、分機編號、脈衝(chong) 強度、通訊靈敏、設置日期、設置時間。

      工作模式 — 儀(yi) 器本身的工作方式,可設置為(wei) :主機、分機、自動三種模式;當進行台區識別、分支識別、台變互測幾項功能時起作用。

      主機編號 — 當多主機並列運行時,為(wei) 了對主機加以區分,人為(wei) 的給每個(ge) 主機設置一個(ge) 編號,可在1-6之間選擇(按左右鍵切換),各主機的編號應互不相同)。設定了主機編號後,相應的該主機的各相柔性鉗所對應的分支號就確定下來,例如:1號主機A、B、C相鉗分別對應1、2、3號分支,2號主機的A、B、C相則對應4、5、6號分支,3號主機的A、B、C相對應7、8、9號分支……

      鉗表選擇 — 用來選擇所需的電流鉗的合適檔位,以保證測量準確。共有2個(ge) 電流檔供選擇:1500A柔性鉗、7500A柔性鉗。注意在未超量限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接近需測試電流的檔位。

      通信強度 — 指儀(yi) 器做為(wei) 主機時發送載波信號的強度,可在強、中等、弱三種之間選擇(按左右鍵切換)。

      脈衝(chong) 靈敏 — 指儀(yi) 器做為(wei) 主機時檢測脈衝(chong) 電流信號的靈敏度,可在1-8之間選擇(按左右鍵切換),數字越小,檢測靈敏度越高,推薦值為(wei) 2。

      分機編號 — 當多個(ge) 分機同時運行時,為(wei) 了對分機加以區分,人為(wei) 給每個(ge) 分機設置一個(ge) 編號,可在1-6之間選擇(按左右鍵切換),各分機的編號應互不相同。

      脈衝(chong) 強度 — 指儀(yi) 器做為(wei) 分機時發脈衝(chong) 電流的強度,可在強、中等、弱之間選擇(按左右鍵切換);推薦值為(wei) 中等。

      通訊靈敏 — 指儀(yi) 器做為(wei) 分機時檢測主機所發出的載波信號的靈敏度,可在強、中等、弱之間選擇(按左右鍵切換);推薦值為(wei) 中等。

      設置日期 — 用來對日期進行設置,調整當前顯示的年、月、日;設置方式:按確認鍵使數字變成紅色,此時再按相應的數字鍵輸入數據,完成後再按確認鍵結束。

      設置時間 — 用來對時間進行設置,調整當前顯示的時、分、秒;設置方式:按確認鍵使數字變成紅色,此時再按相應的數字鍵輸入數據,完成後再按確認鍵結束。

      (3) 台區識別界麵

      此功能用來對台區歸屬、相別歸屬進行雙向測試,主機和分機的初始界麵如圖六和圖七所示。

      圖六中可見:主機顯示出所測量各台變A、B、C各相的電壓值、所測量的各分支總零序電流和脈衝(chong) 電流的情況。

      當分機按下F1鍵時,開始發起測試,測試完畢後,測試結果在分機上顯示,分機測試結果變換為(wei) 圖八所示。

      分機顯示屏的上部顯示出測試的結果,包括:所在台區的主機編號、所在相別、所在分支編號;顯示屏的下部是存儲(chu) 需要設置的選項,包括:所在台區的編號、電表的編號、電表的額定電流。如果沒有可識別的主機信號,會(hui) 給出提示:未在主機所測台區。

      (4) 分支識別界麵

      此功能用來對被測戶表所在分支歸屬、相別歸屬進行雙向測試,主機和分機的初始界麵如圖九和圖十所示。

      圖九中可見:主機顯示出所測量各台變A、B、C各相的電壓值、所測量的各分支總零序電流和脈衝(chong) 電流的情況。

      當分機按下F1鍵時,開始發起測試,測試完畢後,測試結果在分機上顯示,分機測試結果變換為(wei) 圖十一所示。

      分機顯示屏的右側(ce) 顯示出測試的結果,包括:所在台區的主機編號、所在相別、所在分支編號。如果沒有可識別的主機信號,會(hui) 給出提示:未在主機所測台區。

      (5) 台變互測界麵

      此功能用來對各台變的聯結關(guan) 係進行檢測,確定有關(guan) 聯的台變以及所聯結的相別對應關(guan) 係;主機和分機的初始界麵如圖十二和圖十三所示。

      圖十二中可見:主機顯示出所測量各台變A、B、C各相的電壓值。

      當分機按下F1鍵時,開始發起測試,測試完畢後,有關(guan) 聯的台變的所加設備會(hui) 有結果顯示,主機和分機測試結果變換為(wei) 圖十五和圖十六所示。

      主機顯示的測試結果為(wei) :分機編號和與(yu) 本主機A相所對應的分機相別。分機顯示屏的右側(ce) 顯示出測試的結果,包括:有關(guan) 聯的主機編號、所在相別,同時給出與(yu) 其聯結的對應關(guan) 係。

      (6)電測矢量測試界麵

      此界麵用來對低壓線路或用戶的電參量進行測量並顯示出矢量圖。如圖十七所示,在屏幕的上部分顯示出實測矢量六角圖以及各個(ge) 參量實際值;屏幕的下半部分是電參量部分的數據,包括三相電壓、三相電流、三相有功功率、三相的電壓與(yu) 對應相電流之間的夾角、總有功和頻率。

      (7)波形顯示界麵

      在此屏中可顯示出當前各個(ge) 被測模擬量的實際波形,波形實時刷新,能直觀的反映出被測信號的失真情況(是否畸變、是否截頂),本屏中顯示當前顯示為(wei) Ua、Ia的波形 , 用【上下】鍵來切換不同的顯示通道;可切換為(wei) B相電壓、電流的波形,C相電壓、電流的波形,A、B、C三相所有的電壓的波形,A、B、C三相所有的電流的波形,A、B、C三相所有的電壓和電流的波形;可以做為(wei) 簡單的示波器使用。屏幕下方顯示出各相電壓的有效值、大峰值、峰值、各相電流的有效值、大峰值、峰值。

      通過此屏可以直觀的看出台區測量時所施加信號的強弱程度。

      (8)頻譜分析界麵

      如圖十九所示:此屏以柱狀圖的形式顯示出各相電壓、各相電流的諧波含量分布情況,還能顯示出諧波失真度和各次諧波含量數值。通道UA-UB-UC-IA-IB-IC提示當前通道(可通過←、→鍵來改變所選通道),1%-10%為(wei) 各諧波分量百分比(當所有次數的諧波含量都小於(yu) 10%時進行放大顯示,即以10%做為(wei) 滿刻度;當有一項以上的諧波含量大於(yu) 10%時,正常顯示,即以100%做為(wei) 滿刻度),05-30指示的是諧波的次數,右側(ce) 數值顯示總諧波畸變率THD、有效值和32 次諧波。無失真的信號應顯示一次諧波(基波)。

      (13)曆史數據界麵

      如圖二十所示,此屏顯示內(nei) 存中已存儲(chu) 記錄的各項數據,包括:總記錄條數、當前查閱的記錄排號、測試的日期時間、對應台區編號、所測電表編號、電表對應相別、被測表的額定電流。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yi) 技術規範四、使用方法

      1、測量台區相別功能

      正常情況下,用兩(liang) 台設備進行測量,其中一台設置為(wei) 主機,另一台設置為(wei) 分機。

      主機接到台變的低壓側(ce) 出口位置(可在開關(guan) 櫃合適位置進行接線),儀(yi) 器的A、B、C、N相的電壓測試線分別接到被測台變的低壓端所對應的相別,同時將鉗形電流互感器卡在被測台變的總零線上(或同時將A、B、C相銅排或導線套住),用來監測零序電流。

      分機用電壓端子Ua和Un進行接線,應該是Ua接被測戶表的火線,Un接被測戶表的零線(可以用試電筆進行檢測)。

      接好線後,由分機發起測試,按【F1】鍵進行測試,6秒內(nei) 會(hui) 自動結束,並將測試結果顯示在分機液晶屏上。

      測試完畢後可將測試的結果進行存儲(chu) 。先把主機所對應的台區編號和戶表的編號以及被測戶表的額定電流設置好,然後在選擇存儲(chu) 。

      2、測量分支和相別

      正常情況下,用兩(liang) 台設備進行測量,其中一台設置為(wei) 主機,另一台設置為(wei) 分機。

      主機接到台變的低壓側(ce) 出口位置(可在開關(guan) 櫃合適位置進行接線),儀(yi) 器的A、B、C、N相的電壓測試線分別接到被測台變的低壓端所對應的相別,同時將1隻或3隻柔性鉗形電流互感器分別卡在被測線路不同支路的零線上,用來監測各線路零序電流和脈衝(chong) 電流。

      分機用電壓端子Ua和Un進行接線,應該是Ua接被測戶表的火線,Un接被測戶表的零線。

      接好線後,由分機發起測試,按【F1】鍵進行測試,6秒內(nei) 會(hui) 自動結束,並將測試結果顯示在分機液晶屏上。

      3、台變互測功能

      利用兩(liang) 台以上的儀(yi) 器進行測試功能,其中每台儀(yi) 器連接到一台米兰手机下载的低壓側(ce) 端子出現位置(可以從(cong) 開關(guan) 櫃內(nei) 合適的位置接線),接好後,將其中一台儀(yi) 器設置為(wei) 分機,做為(wei) 測試的發起方,其它的所有儀(yi) 器均設置為(wei) 分機,做為(wei) 信號的接收方,進行測試源。

       

      配電網台區識別儀(yi) 技術規範五、注意事項

      1、由於(yu) 儀(yi) 器的測量是在被測試品帶電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要格外注意操作的安全。接線時操作人員應帶絕緣手套。

      2、要遠離被試品的高壓側(ce) ,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以免發生觸電。

      3、鉗形互感器是高精密的測量互感器,一定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磕碰、摔壞,否則會(hui) 影響測試精度。鉗形表切口麵需保持幹淨、光潔,不要汙染其它雜物,以保證鉗形表閉合良好。

      4、測試開始前請輸入正確的設置參數,否則可能會(hui) 造成數據結果偏差或錯誤。

      中國民生發展實踐的巨大成功,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與(yu) 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顯著優(you) 勢。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奠定了國家長治久安的牢固基石。從(cong) 1949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執政黨(dang) ,以堅強的意誌與(yu) 的組織凝聚力,將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結束了當時一盤散沙、各自為(wei) 政的混亂(luan) 局麵,全國人民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而有了主心骨,政局始終穩定,社會(hui) 保持安定,這種長治久安的局麵為(wei) 民生持續改善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為(wei) 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提供了基本遵循。改革開放後,人民群眾(zhong) 努力奮鬥的內(nei) 生動力被激發,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社會(hui) 財富快速積累,為(wei) 持續大幅度改善民生奠定了日益豐(feng) 厚的物質基礎。中國始終堅守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並與(yu) 時俱進地不斷調整民生保障製度安排,讓國家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ti) 人民。比如,社會(hui) 保障以覆蓋全民為(wei) 目標,勞動就業(ye) 以充分就業(ye) 和高質量就業(ye) 為(wei) 目標,教育方麵確保普惠全民並從(cong) 義(yi) 務教育普惠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等等。這些目標的逐步實現,隻有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才能做得到。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ti) 係,為(wei) 民生發展提供了長久有力的保障。一方麵,新中國成立後,一盤散沙變成了全國一盤棋,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政府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計劃體(ti) 製下的各項民生保障製度安排均強調全國統一性,教育、就業(ye) 、收入分配、社會(hui) 保障、衛生健康政策實現了中央統籌考慮、政令上下貫通;改革開放後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漸進策略,其目標設定、政策方向和重大製度安排仍然是中央決(jue) 斷並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行。全國一盤棋的統一行動與(yu)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治理體(ti) 係,避免了民生保障製度在實踐中因地方自決(jue) 而被扭曲,這是在人口眾(zhong) 多、地區發展不平衡、多民族結構的發展中國家能夠實現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並同步全麵小康社會(hui) 的奧秘所在,也是能夠從(cong) 容應對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切實解決(jue) 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問題、快速建成覆蓋全民的社會(hui) 保障網絡,以及實現充分就業(ye) 、普及國民教育等的奧秘所在。另一方麵,中國的國家治理體(ti) 係還突出地表現在連貫接續的發展規劃以及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的有效執行體(ti) 係上。新中國成立不久,建設現代化國家就成為(wei) 國家戰略目標,一五計劃五五計劃取得了很大成就;改革開放後,國家進一步確立了三步走戰略和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目標,從(cong) 六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持續近40年,民生發展蘊含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經曆了從(cong) 全麵解決(jue) 溫飽問題到實現全麵小康的過程。進入新時代後,黨(dang) 的十九和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又對從(cong) 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國家現代化進程做出了非常清晰的戰略規劃,並將具體(ti) 落實到十四五”“十五五等多個(ge) 五年發展規劃中。

      70餘(yu) 年來,中國民生發展進程雖然在具體(ti) 方式與(yu) 措施上不斷調整,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方式的製度優(you) 勢,結出了民生質量持續飛躍的碩果,折射出在自主探索和廣泛汲取他國有益養(yang) 分的條件下,體(ti) 現的製度、治理、民生、國運四者之間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與(yu) 實踐邏輯。

       

    聯係方式
    • 電話

      02156774665

    • 傳真

      86-21-56774695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