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棒耐壓裝置百度小知識1.主要技術參數
試驗電壓:200kV 測試工位: 8
絕緣杆支架高度:1.8米 調節範圍:300 ~ 1030 (mm)
電源電壓:AC220V 刻度細度:5 mm
電動速度:2檔 調節方式:無線遙控、按鍵
電極結構:組合槽型導電泡綿,自鎖開合結構
絕緣棒耐壓裝置百度小知識2.安裝說明(見附圖)
100kV以下安裝方式見附圖一,100kV及以上安裝方式見附圖二。
當進行100kV以下絕緣杆試驗時,將3組電極固定在支架上,中間電極接高壓為(wei) 固定式主電極,兩(liang) 側(ce) 為(wei) 輔助電極接地。輔助電極可以電動驅動向兩(liang) 側(ce) 同步展開或合並,測試支架具有標尺刻度,參照以下表格調節距離,采用按鍵或無線遙控兩(liang) 種方式控製,同時設有微調控製,便於(yu) 調整距離。一次可以進行兩(liang) 段絕緣杆的耐壓試驗。試驗接線見附圖三
當進行110kV及以上絕緣杆試驗時,拆除中間電極,采用帶絕緣子立柱支撐的電極為(wei) 主電極接高壓,另一側(ce) 電極接地。試驗接線見附圖四。
絕緣棒耐壓裝置百度小知識3.操作方法
本套設備可適用於(yu) 10 ~ 500kV絕緣杆整體(ti) 試驗或分段試驗。63kV及以下整體(ti) 試驗,110kV及以上整體(ti) 試驗和分段試驗。進行本項試驗前,需確定儀(yi) 器係統配置有絕緣杆耐壓試驗功能,並配套應用無線遙控電動絕緣杆支架試驗,否則不能進行本項試驗。使用無線遙控或按鍵兩(liang) 種方式調整好兩(liang) 側(ce) 的電極,電動機構采用按鍵和無線遙控兩(liang) 種方式控製,同時還有微調控製,便於(yu) 調整距離。試品參數設定項中,“試品類別”選擇“絕緣杆類”。“試驗電壓”根據試品實際需要設定。(參照以下表格)
絕緣杆耐壓分段試驗數據 | ||||||||
分段 | 1 段 | 2 段 | 3 段 | 4 段 | ||||
電壓 | 長度 | 試驗電壓 | 長度 | 試驗電壓 | 長度 | 試驗電壓 | 長度 | 試驗電壓 |
10 | 0.70 | 45 | 0.35 | 27 | 0.23 | 18 | 0.18 | 13.5 |
35 | 0.90 | 95 | 0.45 | 57 | 0.30 | 38 | 0.23 | 28.5 |
63 | 1.00 | 175 | 0.50 | 105 | 0.33 | 70 | 0.25 | 52.5 |
110 | 1.30 | 220 | 0.65 | 132 | 0.43 | 88 | 0.33 | 66.0 |
220 | 2.10 | 440 | 1.05 | 264 | 0.70 | 176 | 0.53 | 132.0 |
330 | 3.20 | 380 | 1.60 | 228 | 1.07 | 152 | 0.80 | 114.0 |
500 | 4.10 | 580 | 2.05 | 348 | 1.37 | 232 | 1.03 | 174.0 |
|
|
|
|
|
|
|
|
|
|
| 50kV 試驗範圍 |
|
| 150kV試驗範圍 |
| ||
|
| 100kV試驗範圍 |
|
| 200kV試驗範圍 |
|
計算方法:10kV~500kV絕緣杆,試驗電壓從(cong) 45kV到580kV範圍,根據絕緣杆試驗標準,當試驗電壓達不到絕緣杆可以進行分段試驗,其試驗電壓由以下公式計算:
u: 試驗電壓
u 總:整體(ti) 試驗電壓值
注意1.試驗過程中,若其中一根發生閃絡或放電等,應立即按“急停”鍵停止試驗。
2.用放電杆將耐壓測試架放電後,剔除異常的絕緣杆,對其餘(yu) 的繼續重新進行試驗。
絕緣棒耐壓裝置百度小知識4.裝箱清單
本產(chan) 品含有如下配件,請清點,如有誤差,請即與(yu) 廠方聯係。
序號 | 材料規格 | 數量 |
1 | 底座 | 1個(ge) |
2 | 帶絕緣子立柱 | 2個(ge) |
3 | (含尼龍座) | 2個(ge) |
4 | 絕緣立柱 | 2個(ge) |
5 | 不鏽鋼電極(大孔配絕緣立柱) | 2個(ge) |
6 | 不鏽鋼電極(小孔配絕緣子立柱) | 1個(ge) |
7 | 絕緣拉杆 | 1隻 |
8 | 接地線 | 5條 |
9 | 電源線 | 1條 |
10 | 遙控器 | 1個(ge) |
11 | 不鏽鋼自攻螺絲(si) | 10條 |
12 | 十字盤頭螺釘 | 4條 |
無線遙控電動絕緣杆支架安裝示意圖一:施加試驗電壓100kV以下
無線遙控電動絕緣杆支架安裝示意圖二:施加試驗電壓100kV及以上
無線遙控電動絕緣杆耐壓100kV及以下試驗接線示意圖三
無線遙控電動絕緣杆耐壓100kV及以下試驗接線示意圖四
附表 絕緣杆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
項目 | 周期 | 要求 | 說明 | |||
工頻耐壓試驗 | 1年 | 額定電壓/KV | 試驗長度/m | 工頻耐壓/KV |
| |
1min | 5min | |||||
10 | 0.7 | 45 | -- | |||
35 | 0.9 | 95 | -- | |||
63 | 1.0 | 175 | -- | |||
110 | 1.3 | 220 | -- | |||
220 | 2.1 | 440 | -- | |||
330 | 3.2 | -- | 380 | |||
500 | 4.1 | -- | 580 | |||
注:當米兰手机下载的輸出電壓值達不到試驗電壓值時,可分段進行試驗,多分四段,分段試驗電壓值U =1.2×u總/4(u總為(wei) 整體(ti) 試驗電壓值)。 |
在蔓延的肺炎疫情,是人類麵對的一場生命危機,需要人類以團結合作之力直麵挑戰、迅速行動。但是,以國務卿蓬佩奧為(wei) 代表的美國一些政客,無視美國病亡數字持續攀升的人間慘劇,卻生出一種政治莫名的亢奮感。蓬佩奧在各個(ge) 場合頻繁製造謊言攻擊中國,急欲借疫情給美國社會(hui) 心理帶來衝(chong) 擊之機,拿生命做,兜售其長期激進且危險的對華政策。
美國國內(nei)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蓬佩奧在美國疫情應對上毫無建樹,大精力都用在攻擊中國上,反複用“可能”的虛假設定,四處招搖,散布流毒,謾罵中國,謠言惑眾(zhong) 。有媒體(ti) 評論說,“美國*外交官”已讓美國的臉麵丟(diu) 盡,公信力盡失。編造病毒是“武漢實驗室泄漏”,鼓動“索賠追責”,炒作所謂的“中國數據失實”……有人梳理蓬佩奧疫情期間的公開言論,認為(wei) 其謊言比例“創了世界紀錄”。美國海軍(jun) 陸戰隊前情報官員斯科特·裏特在“今日俄羅斯”網站刊文指出,曆*美國情報曾被用於(yu) 助推毫無根據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理論,熟悉這一點的人將對目前蓬佩奧的許多說法感到不寒而栗。
麵對疫情危機,中國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采取了全麵、嚴(yan) 格、*的防控措施,全力遏製疫情擴散蔓延,積極開展防控合作。社會(hui) 對中國疫情防控的努力與(yu) 作用自有明判。相反,蓬佩奧喪(sang) 失底線的種種說辭,隻會(hui) 為(wei) 美國帶來巨大的道義(yi) 赤字,貽笑世人。此前,在七國集團外長會(hui) 上,蓬佩奧欲強推汙名化中國的病毒稱謂,遭到了盟友一致抵製。有歐洲外交官對媒體(ti) 表示,蓬佩奧的要求觸及“紅線”,歐洲“不可能認同這種病毒命名並試圖傳(chuan) 達的相關(guan) 信息”。美國前事務助理蘇珊·賴斯的點評更加直接:“這太可恥了!”賴斯強調,病毒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現,然後傳(chuan) 播到任何角落。
無視公理的傲慢,生事的手法,挑動對立的伎倆(lia) ,一直就是蓬佩奧給美國外交打上的顯著標記。連日來,在無端誹謗世界衛生組織一事上,典型的蓬佩奧外交再次顯露。社會(hui) 普遍反對美國對世衛組織,蓬佩奧卻堅持繼續加碼逃責,稱需要對世衛組織進行一次“根本性改革”,而美國可能“永遠不會(hui) 恢複”對這個(ge) 機構的資助。在公共衛生危機期間對世衛組織進行這樣的侵蝕,無異於(yu) 給合作釜底抽薪。《美國保守主義(yi) 》雜誌網站以“一位失敗的國務卿”為(wei) 題發表文章指出,疫情期間,讓蓬佩奧感興(xing) 趣的似乎就是對外進行指責。文章寫(xie) 道,蓬佩奧的國務卿任期由許多不切實際的後通牒和對外辱罵所定義(yi) ,這些做法毫無建設性,特別是在目前的緊急情況下。就蓬佩奧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伊朗外長紮裏夫點評稱:“人們(men) 想知道,他究竟是國務卿還是仇恨部長。”
然而,蓬佩奧的拙劣表演,畢竟不是一場遊戲那麽(me) 簡單。美國*外交官謊言連篇,惡語傷(shang) 人,對於(yu) 當前抗疫合作的危害之深不言自明。麵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合作每遲滯一分,就意味著更多生命危險增加一分。美國國務院前助理國務卿湯姆·康特裏曼將蓬佩奧的做法稱為(wei) “糟糕的政策”,認為(wei) “加強所有國家在信息交流和佳做法方麵的合作,將拯救美國人的生命”。
而言,蓬佩奧極力阻礙雙方抗疫合作,強化對華戰略對抗的陰暗心理尤需高度警惕。事實上已有很多觀察人士指出,由於(yu) 美國把戰略幾乎*集中在大國競爭(zheng) 上,秩序的健康穩定發展正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
沒有人知道,蓬佩奧當前“毒性大發”的外交風格還將持續多久。社會(hui) 有識之士正告,美國的敵人是病毒,一味攻擊抹黑他國,隻會(hui) 讓更多人喪(sang) 失生命。盡早停止給團結製造麻煩、形成幹擾,切實加強同各國抗疫合作,才是對美國人民負責、對世界人民負責,這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