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AS衛星授時高壓核相儀(yi) 核相原理一、產(chan) 品簡介
SHHZHX-8200 互聯網定相係統(以下簡稱“係統")由互聯網定相基站(簡稱“基站")與(yu) 互聯網定相手持機(簡稱“手持機")兩(liang) 部分組成。
該係統通過基站統一覆蓋區域內(nei) 的定相標準,在定相過程中,手持機隻需一次采集,便可確定所采集的線路屬於(yu) A、B、C三相中的哪一相,解決(jue) 當前輸電/配電線路相色標注混亂(luan) 的問題。
基站安裝在220V/380V電源處,采集其相位信號,並校準到的10kV線路,將該線路的A、B、C三相定義(yi) 為(wei) 基準相位信號。基站通過移動互聯網將基準相位值發送給手持機,手持機將自己測得的相位值與(yu) 基準相位值對比,可快速準確地辨別對應的相別。
WAAS衛星授時高壓核相儀(yi) 核相原理二、係統構成
2.1、基站部分
1、基站:獲取基準相位信號,配合手持機進行定相。
2、GPS蘑菇天線:用於(yu) 基站GPS衛星授時。
3、4G移動網絡天線:用於(yu) 基站連接2G/3G/4G移動網絡信號。
4、380V電源線:用於(yu) 基站連接380V電源。
5、GPS天線底座支架:用於(yu) 固定GPS天線
2.2、手持機部分
配件盒:內(nei) 含兩(liang) 個(ge) 尖頭端子、兩(liang) 根自檢測試線、兩(liang) 根接地線。
手持機:內(nei) 置GPS授時模塊和4G通訊模塊,配合基站完成定相工作。
充電器:9V2A用於(yu) 手持機充電,5V1A用於(yu) 發射器充電。
絕緣杆:長度為(wei) 3m,用於(yu) 220kV及以下高壓核相。
X采集器:於(yu) 封閉式開關(guan) 櫃采集相位信號。
彈力綁帶:用於(yu) 綁紮固定采集器。
Y采集器:於(yu) 封閉式開關(guan) 櫃采集相位信號。
X發射器(備用):用於(yu) 近程核相采集相位信號。
Y發射器(備用):用於(yu) 定相及近程核相采集相位信號。
X發射器:用於(yu) 近程核相采集相位信號。
Y發射器:用於(yu) 定相及近程核相采集相位信號。
WAAS衛星授時高壓核相儀(yi) 核相原理三、產(chan) 品特性
1、基站在固定地點不間斷地采集信號,並將此信號作為(wei) 定相的基準相位信號,再通過網絡服務器將此基準相位信號發送給手持機,令手持機每次定相都有一個(ge) 統一的參考色標。
2、一套基站可以匹配多台手持機同時進行定相工作。
3、若當前無任何手持機處於(yu) 定相工作狀態,基站會(hui) 自動進入休眠模式,以節約網絡流量及費用。
4、基站可選擇三種通信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的2G/3G/4G移動網絡。
5、基站具備相角差校準功能,可將當前380V三相相位信號校準到不同電壓等級,一般校準到10kV。
6、手持機和基站均可根據GPS信號強弱自動切換PPS模式和授時模式。
7、手持機在無移動網絡信號時,可先將相位值數據儲(chu) 存,再到有網絡信號的地方與(yu) 基站完成數據交換,進而完成定相工作。
8、所有定相過程的數據交換均由係統自動完成,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誤。
9、手持機無操作1小時自動關(guan) 機。
10、發射器和手持機均內(nei) 置可充電鋰電池,且電池可拆卸更換,手持機采用9V2A充電器,發射器采用5V1A充電器。
11、手持機具備語音播報功能,能語音提示測量結果和操作步驟;定相時能清晰播報A相或B相或C相。
12、發射器可在5V~220kV電壓範圍內(nei) 工作,電壓低於(yu) 1KV時請將發射器充電孔接地,電壓高於(yu) 220kV時需配置更長的絕緣杆。
13、發射器接觸高壓線時內(nei) 置蜂鳴器響,底部2個(ge) 指示燈交替閃爍。
14、結果判斷(同相、異相)采用*標準,相位差≥30°為(wei) 異相,相位差<30°為(wei) 同相。
儀(yi) 器由X發射器、Y發射器和接收主機組成。兩(liang) 個(ge) 檢測發射器可以判斷線路是否帶電,然後發出測量的相位、頻率信號。接收主機接收兩(liang) 個(ge) 檢測發射裝置發回的信號,從(cong) 而判斷兩(liang) 線路是否同相。
安全事項:
現場測試時,操作人員應按電力部門高壓測試安全距離標準進行操作;
標準配置絕緣杆3米,對應電壓等級為(wei) ≤ 220kV。如測量線路電壓高於(yu) 220KV時,請使用長度大於(yu) 3米的絕緣杆;
核相操作時,手持位置不要超過絕緣杆手柄位置。
大力推廣電采暖、電動汽車、電製氫等應用,加強需求側(ce) 管理和響應體(ti) 係建設, 引導工商業(ye) 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虛擬電廠等參與(yu) 係統調節,“十四五"末全區需求側(ce) 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5%以上。深入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 激勵各類靈活性資源自主提供輔助服務。創新有利於(yu) 清潔能源消納的電力交易品種, 進一步促進發電權交易。